“这个是东门井,因为它建在梅花古城东门外,因此得名,这个井深10米,建于明洪武二十年(1387),当时主要供给千户所一千多名官兵饮用。”
“这条路就是八一八西路,它是梅花镇主街的一部分,顺山势而建,自东向西贯穿梅花古城。以前由石板铺成,见证了无数游子出外打拼的背影和衣锦还乡的笑容。”
“这个是炊鳀,就是我们梅花人小时候经常吃的鳀鱼,它是我们梅花人日常生活必备的菜肴,做法很独特。”
“这座古厝是民国时期的旧盐仓。在改建成展馆的过程中,整个外墙保留了原本的框架,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梅花古城记忆。”
……
图(右一)为黄金兴
↓↓↓
述说留存在梅花的每一个故事
现存梅花城址是我省沿海重要的明代卫所遗址,它不但记录了六百余年的风云变幻,而且成为梅花镇抗倭历史的有力见证,是研究古代军事史和军事建筑历史的重要实物。
梅花镇地处闽江口南岸入海口,享有“千年古镇、江口明珠”美誉,历来是省城咽喉、闽江口海防要津,也是海上重要门户、全省十强渔业重镇之一,跻身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之列。
“2019年,梅花镇成为长乐区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。去年6月,《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福州市长乐区梅花镇保护规划》获批复,梅花古城保护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。”随着梅花古城保护工作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,这令黄金兴欣喜不已。
土生土长、热爱家园的乡贤群体,是保护开发古城的重要力量。2022年正式出版的《梅花镇志》,正是得益于黄金兴与陈键飞、陈礼球、林财官等多位乡贤经过数年资料收集、走访调研及细致编写。该书出版后,被纳入福州市村镇志精品文化工程,镇上年轻人和远在外地的梅花人都积极求购,几乎到了“一书难求”的地步。
“梅花古镇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、底蕴深厚,这是先辈留给梅花最宝贵的文化遗产,我们有责任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它。”黄金兴说。
2019年以来,梅花镇累计摸排有价值可利用古厝222栋,列入重点保护建筑49处,均参照文物模式加强保护。此外,梅花刺绣红裙手工技艺入选福州市级非遗,鱼露制作技艺、梅花鱼丸制作技艺等已列入区级非遗名录,贝壳艺术品制作成为渔镇学子课外活动的“标配”。
近年来,该镇集结动员各方力量开展保护修缮:重点修复古镇东门楼,提升改造西施弄、古城广场和将军山公园,打造梅花网红打卡点;修缮乡约所主体结构、墙体;修缮改造林位宫、彭家大院、蔡夫人庙,重现古镇的历史记忆。
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,吸引市民、游客纷至沓来
在八一八西路上,还分布着卖鱼丸和虾滑等梅花特产的小店,每间店铺都是宾客盈门。“游客几盒几盒的带回去,有的一下子买好多斤,一天可以有3千多元的收入。”住在附近的张依伯一边忙着打包,一边高兴地说道。
(资料图)
“‘海防古城、文艺梅花’是我们的定位。我镇将引进专业的文旅项目运营团队,活化利用古厝,进一步发展写生基地、研学实践等业态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休闲旅游古镇,实现梅花古镇保护与文旅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。”梅花镇主要负责同志对记者说。
“我现在70多岁了,镇里有需要我的时候,我都会第一时间出来,帮助整理海防文化、海丝文化以及闽台和中琉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,延续古城文脉,给海内外游客讲好我们梅花的故事。我们梅花不仅历史底蕴深厚,名胜古迹云集,而且还有淳朴的梅花人和许多海鲜美味。”
带着记者参观梅花展示馆
“我愿和大家一起,将梅花故事说给世界听,让更多的人知道梅花,爱上梅花!”黄金兴说。
梅花镇
听民意、汇民智、聚民力
让梅花古镇的烟火气日益升腾
愿这烟火气如梅花般绽放
把这含苞待放的故事讲给世界听
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
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
让梅花的故事成为
流传千古的佳话
记者 连玉
编辑 陈家琳
审核 段玲 龚小雪
精彩推荐
使用道具 举报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迩鎏鎈论坛 ( 闽ICP备19021048号 )|站点地图
GMT+8, 2025-8-28 13:04 , Processed in 1.259749 second(s), 14 queries , Redis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